廈門大橋
東南網-海峽導報11月24日訊 (記者 沈曉麗/文 吳曉平 張向陽 通訊員 李鸞漢/圖)大海,令人向往。在《海上鋼琴師》一片中,鋼琴師1900(男主角名字),終其一生,從不曾離船上岸。在海上,他安于生活和音樂帶給他的快樂。
在廈門,也有一批大海的忠實“粉絲”。她們每天“俯視”著大海,張開自己的雙臂,把被大海分隔的海島、大陸連接在一起。城市的各個部位,因而親密無間。
她們的名字叫“橋”。廈門大橋、海滄大橋、集美大橋、杏林大橋……一座座橋梁,見證了廈門城市的發展。而廈門,這座海島城市,因這些美麗的橋,有了“海上橋城”的美譽。
海滄大橋
市長談廈門
談的是“海上橋城”
2009年的國慶節,中央電視臺演播室,全國7座城市的市長應邀談城市,廈門是其中之一。談廈門,談什么呢?
“廈門可談的特色很多,那次訪談,原廈門市市長劉賜貴談的是 ‘海上橋城’。”作為隨行人員,廈門市旅游局原副局長、文化局原局長彭一萬也參與了那次的訪談,他說,“講得很成功”。
“說廈門是 ‘海上橋城’,十分貼切。”彭一萬說,廈門現在共有300多座橋梁,其中200多座是解放后尤其是改革開放后的作品。每一座橋,都有她的身世、故事和風韻,甚至有碑文、題詞、詩歌、繪畫、攝影、雕塑、書法作品相伴隨,因而有豐富的“橋梁文化”意蘊。
“廈門是一座美不勝收的海上橋城!”彭一萬說,從空中俯瞰,廈門島如同一只巨大的章魚,帶子飄逸,白天,銀蛇狂舞;夜晚,金龍騰飛。
集美大橋
大橋建設,見證廈門城市發展
廈門特區30年進程中,廈門大橋、海滄大橋、集美大橋、杏林大橋這4座大橋的建設,尤為引人注目。它們的建成,大大拉近了島內外的距離,見證了廈門城市的發展。
在上世紀80年代,在廈門大橋還未建成前,廈門出島唯一的通道是高集海堤,海堤只有2個車道,而廈門島內的機動車在上世紀80年代已經有近1萬部,海堤已經不堪重負。
要致富先修“路”。在廈門人民的期盼中,廈門大橋于1987年10月正式動工,1991年5月1日試通車,橋梁總長6599米,成為當時全國最長的跨海公路橋。
而最讓老廈門人津津樂道的是,1991年12月19日廈門大橋正式通車之日,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江 澤民親筆題寫 “廈門大橋”四個大字,并親自為通車剪彩。
如果說廈門大橋的建設主要考慮的是交通功能,那么之后海滄大橋的建設,除了交通外,還出于建造一座新城的需要。廈門路橋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曾超告訴記者,當時海滄的定位是臺商開發區,出于海滄經濟發展的需要,需要規劃這么一條通道。
1996年12月18日開工,1999年12月30日,海滄大橋正式建成通車。一名老廈門人老陳說,沒通車前,海滄人要到島內,需得繞過廈門大橋或海堤,再抵達廈門島,十分不便。而通車后,廈門西部到海滄很方便,同時也大大縮短廈門到漳州、龍巖的距離。
進入21世紀,隨著廈門城市的發展,進出島車輛與日俱增,廈門大橋超負荷運行,現有的橋梁已不夠用了!在這種背景下,2006年3月,杏林大橋正式動工,2008年9月1日建成;2006年12月20日,集美大橋開工建設,2008年7月1日建成。至此,廈門的進出島通道達到了5條。
杏林大橋
廈門橋梁很美,可發展橋梁旅游
“你有沒注意到,廈門大橋是直的,但之后的集美大橋有彎度,呈波浪形,很漂亮,杏林大橋也是。”作為一名旅游業內人士,彭一萬認為,廈門的橋梁不僅有實用性,又有藝術性,如演武大橋,離海平面最低;五緣大橋,晚上從金門那邊望過來,就像五輪月亮。
而海滄大橋,則在國內第一次系統地對橋梁做了景觀設計,橋本身就是一件工藝品,而海滄大橋也成為廈門的一個標志性景觀。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國家領導人江 澤民還為“廈門大橋”、“海滄大橋”、“集美大橋”、“杏林大橋”、“五緣大橋”題寫了橋名。一位國家主要領導人為一座城市的五座大橋題名,還親自為廈門大橋通車剪彩,實屬罕見。
“這是一筆寶貴的旅游資源。”彭一萬提議,廈門可充分利用橋梁資源,形成一條“廈門橋梁文化”旅游線。比如,鷺江夜游時,可選擇去看橋。
親歷者
廈門路橋建設集團副總經理、總工曾超
海滄大橋10年調研3年建成
海滄大橋,在中國橋梁建筑史上 “名氣不小”,它是世界第二、亞洲第一座特大型三跨全漂浮鋼箱梁懸索橋。
1996年12月18日,海滄大橋破土動工,1999年12月30日建成通車,前后只用了3年,創下同類橋梁建設速度之最。可鮮為人知的是,為了建設海滄大橋,前期調研就用了整整10年。
曾超,廈門路橋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總工程師,海滄大橋建設期間,任常務副指揮長、技術總負責人。他告訴記者,對一項大工程來說,前期研究往往歷時更長,要研究諸多方面,如水文、地質、氣象、環境等。比如,為了收集海滄大橋周邊的風向情況,當時還在火燒嶼設立了收集站,整整花了一年時間收集研究。
與傳統懸索橋相比,海滄大橋在國內首次采用了三跨連續全漂浮鋼箱梁懸索橋設計新技術。曾超說,當時采用這一新技術,主要基于三點考慮:首先,這種橋梁抗風性比較好;其次,這種橋梁更美觀;此外,行車舒適度高,主橋面有1108米長,但中間沒有一伸縮縫,這是這種橋型獨到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