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景公寓是廈門首個交付使用的社會保障性住房項目
東南網-海峽都市報12月16日訊 (記者 陳挺 許茵茵 文/圖)在廈門呆的時間稍久一點的新老廈門人,大多有著這樣清晰的記憶,從嘉禾路蓮花路口往東,沿著菱形分布,有一大排錯落的六層建筑房子,這就是廈門特區住宅史上的首個商品房項目——蓮花新村,一度被譽為商品房建設的全國樣板。
從蓮花順著呂嶺路而上,到了蔡塘萬景社區,8棟錯落有致的11層小高層建筑,社區內綠化隨處可見,這就是廈門首個交付使用的社會保障性住房項目——萬景公寓,保障性住房建設的“國家藍本”。
從全國樣板到國家藍本,廈門走過了20多年,用廈門市規劃局前總工程師林蔭新的話說,是特區的包容和開放,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關注最基層的民眾需求,讓這座城市的住宅建設始終走在了全國的前列。
廉租住房保障戶數4922戶;解困統建房和經濟適用住房小區19處,各類經濟適用住房3.3萬多套;公有住房8.3萬套;全市規劃保障性住房4.5萬套,實際動工建設2.55萬套,已有1萬多個家庭選房入住……
居者有其屋的理想,在廈門,正在很大程度上地實現。
林蔭新談蓮花一村
【親歷】
成就廈門人住進商品房的夢想
林蔭新,廈門市規劃局前總工程師、廈門市規劃學會秘書長、蓮花一村的總設計者
1984年9月,風華正茂的林蔭新作為廈門經濟特區特殊人才被引進,上馬的第一個項目就是硬骨頭——蓋真正意義上的廈門第一個商品房,由當時的市規劃管理局、市建委、市城建局聯合組建的東區聯合開發公司正式運行。施工主體是當時的蓮坂村北邊的地塊,有墳堆,有山包,腳下還是灘涂地。林蔭新說,這里整體屬于筼筜港灣的邊緣地塊,具體位置在原筼筜港東側、老福廈路東側。
第一期規劃就在蓮坂村一帶,也就是現在的蓮花一村,占地面積約十多公頃,分5個組團,共52棟。按當時的規劃,還設計了沿街兩側的一些高層建筑,初步規劃以“銀、湘、廬”來分別命名。
在后來的實際操作中,共規劃建設了9座高樓,包括現在的廬山大酒店、北方大廈、蓮花大廈等在內,作為首個商品房建設的配套,多數為酒店等項目。再加上此后相繼開工建設的二村、三村、四村、五村,占地面積80多公頃的蓮花系列商品房項目,沿梭子菱形狀排列,成就了最早的一批廈門人住進商品房的夢想。
這個從灘涂地踩出來的商品房項目,1985年年底就交付使用了,當時的首批價格是每平方米370元,二期的售價增至450元/平方米。
首個廈門商品房的建設,幕后還隱藏著一個沒實現的超前規劃——環坡道層級而上的圓形多層結構停車樓。這樣的停車樓,在現在看來都還很少見,但在1984年,卻被首個商品房建設的設計者提出來了。遺憾的是,當時個別專家提出,哪來的那么多小汽車可停放,最后方案被放棄。
同時被放棄的還有煤氣管道的建設。據悉,項目建設指揮部一度請來了武漢化工設計院專家設計圖紙,并打算請武漢煤氣公司來施工,最后同樣因太過超前而放棄。
告別十余年輾轉租房史
陳陽德、林淑美夫婦,廈門首批社會保障性住房的受益者
談起十余年來的輾轉租房史,陳陽德、林淑美老兩口話語良多。
老陳的老家在馬巷,而老伴的娘家在鼓浪嶼,島內并沒有自己的房子。老陳一家五口人,開始租房住。剛開始租在松柏一帶,租金一千多元,這對于從供銷社退休后、每個月只有1700多元收入的他來說,是筆不小的負擔,而老伴又沒有退休收入,兒子女兒都是靈活就業,沒有固定收入,一家人的生活,過得是挺難的。
小孫子出生后,房子不夠住了,一家人輾轉搬到了禾祥東一帶,三代同堂,這一住又是好多年。
2008年,改變這個家庭生活狀態的重要時刻來臨了。老陳拿到了廈門首批社會保障性住房的選房號碼——6681號,老兩口到現在都還記憶猶新。一家子選房的那天,比春節還熱鬧,仔細比對后,最終選擇了萬景公寓4號樓36號梯位503。8月8日拿鑰匙,9月2日入住。
76.52平方米,寬敞明亮,南北通透,小區太安靜了,以至于老兩口剛搬來時還有些不習慣。三個房間,老兩口一間,兒子夫妻和孩子一間,女兒一間,雖然感覺上還是有點不夠大,但全家人已經很滿足了。租金也讓老兩口很舒心,270元,比以前的商品房租金少了1000多元。
今年,這家子的好消息又來了,老陳的女兒也排到了候選號碼,可以選擇下一批的小戶型房源。林淑美女士說,等女兒申請到新房子搬過去住了,小孫子就有自己獨立的房間,可以住得更舒心了。
現在,兒子在社區的幫助下,在蓮前一帶當起了協警。林淑美當起了社區的文明宣導員,每天的生活工作忙忙碌碌的,她說,這樣的生活,從前還真沒想到。
擁有第一套住房的幸福
王小平,計生協會副會長,思明區五老志愿者,網吧監督員,萬景公寓住戶
清晨6點,住萬景公寓47號樓503的王小平阿姨,在自家朝南的陽臺上呼吸第一口新鮮空氣,開始了她的一天。
早上的時光,從晨練開始,王阿姨一般選擇太極劍或者太極拳。9點一到,一天的主要工作開始了,作為社區的文明宣導員,她要和社區的伙伴們一起,在社區內外走街串巷,提醒大家注意早餐衛生,注意門前三包,注意禮貌用語。晚上,王阿姨也沒閑著,社區廣場舞團里,少不了她的身影。到了周末,小學教師出身的王小平,還得給社區愛心課堂的孩子們義務輔導功課。
王阿姨說,以前做夢都不敢想的兩居室的房子,60.6平方米,給了她對未來生活莫大的熱情和想象。
2008年7月,是王阿姨一家生活中的大事,輪選號444號的她,拿到了真正屬于自己的第一套住房,兩居室、南北通透,全明結構,11層多層住宅還帶電梯,王阿姨說,那段日子,有時半夜醒來,摸著床單和被面,看著撒進來的月光,依然不敢相信,這是自己的住房。這三年,是她這輩子最幸福的三年。
【專家聲音】
廈門市規劃局前總工程師林蔭新:
這是一次理念上的顛覆
林蔭新說,首個商品房建設,是一次理念上的顛覆,當時全國范圍內只有深圳、廈門和珠海明確提出了建設商品房的概念。而蓮花一村的成功,實現了幾個大的突破。
一是規劃思路上的突破,在當時的條件下,小區已經規劃配套了小學、中學、幼兒園,每個小組團都有公共綠地設施,配件有體育設施、羽毛球場等。
二是建筑思路上的突破。住宅的面積突破了國家標準,幼兒園的底層設置架空層,每個教室預留了平臺活動空間,功能交錯,互不干擾。
正是在這樣的大膽摸索下,蓮花一村項目最終順利交付,成為改革開放初期眾多特區中不多見的商品房,并拿下了國內建筑界的一系列大獎。而從首個商品房到首個保障性住房,廈門走過了20多年住宅建設的歷史,這當中有兩樣東西是始終不變的,一是人性化,二是服務性,以人為本的理念,始終體現在其間,幫助廈門實現了住宅建設的飛躍。
【數字特區】
2006年,廈門在考察了香港、新加坡等地的先進經驗后,創造性地提出了社會保障性住房的概念。
2009年6月1日,《廈門市社會保障性住房管理條例》開始實施,這也是全國第一部關于住房保障的地方性法規。
此后,廈門市人民政府相繼出臺了25個社會保障性住房政策文件。
首個交付使用的社會保障性住房萬景公寓,屬保障性租賃房,2008年7月投用,位于呂嶺路以南、洪文路以東,項目用地面積2.5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7.42萬平方米,共有8幢11層小高層住宅,建設住宅951套,項目獲2006年度“中國創新·90中小套型住宅設計競賽優秀獎”。
由此,廈門在充分發揮經濟特區先行先試的政策優勢下,初步建立了在全國領先的住房保障理念和政策體系,廈門的社會保障性住房模式也被國家住建部稱為“國家藍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