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經濟特區30年科學發展、跨越發展紀實
瀕海臨風 砥礪前行——廈門經濟特區30年科學發展、跨越發展紀實 新華網福州12月16日電(記者 涂洪長 項開來) 海天寥廓,白鷺翩飛。 2011年之冬,廈門經濟特區迎來30歲生日。 30年,廈門經濟特區的巨大發展變化讓人矚目:從昔日的海防前線變為對臺交流合作的前沿平臺;從偏居東南的海島小城成為海峽西岸中心城市;從區域經濟龍頭走向國際知名的魅力之都,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廈門特點的科學發展、跨越發展之路。 三十而立,跨越今又從頭;撫昔追遠,奮斗未有窮期。 從海防前線到兩岸交流合作前沿平臺 廈門與臺灣一衣帶水,最近的角嶼與小金門落潮時只有1500多米。改革開放的春雷和經濟特區建設的號角,使得廈門從兩岸對峙時期的海防前線一躍變為對臺工作的前沿平臺。 “在老廈門人記憶中,曾留下廈金海域的隆隆炮聲;而現在每年春節,廈門和金門兩地同時舉行的焰火晚會都吸引大量民眾觀看。”撫今追昔,年過八旬的特區創業者、廈門市原市長鄒爾均感慨萬千。 廈門經濟特區因“臺”而設。30年來,在中央的關心支持下,廈門始終立足“臺”字建設特區,利用“臺”字發展特區,圍繞“臺”字發揮特區優勢,致力對臺先行先試,持續創造了許多“第一”、“首次”“率先”的記錄。 廈門經濟特區建設和發展過程中,為促兩岸“三通”屢創“破冰”之舉,率先開辟臺灣漁船停靠點,1997年海上貨輪直航臺灣,2001年廈金“兩門對開”實現了52年來的重大突破,迄今“小三通”超過500萬人次。設立了3個國家級臺商投資區,引進臺企3600多家。兩岸共建臺交會、海峽論壇、文博會等多個合作平臺。 總部位于廈門的廈華電子自2006年起連續三年巨虧,一度被暫停上市。在引入臺灣中華映管這個戰略投資者后,作為老牌國企的廈華“咸魚翻身”,于2010年5月恢復上市。臺灣中華映管入主廈華電子成為第一大股東,并全面負責廈華的管理經營,被稱作兩岸上市公司“重組融合”的經典案例。 “兩岸交流合作日益深廣,使廈金海域真正實現了兩岸同胞水乳交融的歷史性轉變。廈門已經成為臺灣在祖國大陸經貿最活躍、出入最頻繁、交流最熱絡、情感最親近的前沿平臺。”廈門市委書記于偉國說。 去年6月,國務院批準廈門經濟特區范圍擴大到全市,并同意“發揮體制機制創新方面的試驗區作用,擴大金融改革試點,建立兩岸區域性金融服務中心,先行先試一些金融領域重大改革措施”。 目前,廈門已經規劃并加快建設了18平方公里的兩岸金融服務中心集中區,成立了凈資產達100億元的金源集團作為開發建設主體,截至今年10月底,已落地項目26個,在辦19個,在談184個。同時,制定出臺了加快兩岸區域性金融中心建設、支持金融業發展的系列政策措施。 與此同時,廈門與臺灣金融服務業項目對接也有了新的進展,已有君龍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等8家臺資金融機構落戶廈門,還有多家臺灣金融機構正與廈門市有關單位就共同設立創業投資基金等積極接觸、商談合作。 除了產業合作,打造兩岸民眾的共同家園亦成為廈門的自覺追求,被譽為兩岸“草根”嘉年華的海峽論壇已在廈門連辦三屆:從第一屆“大陸企業赴臺投資等8項具體方案”,到第二屆“促進兩岸航空運輸業發展的7項政策措施”等,再到第三屆“開放赴臺個人游等10多項惠臺舉措”,海峽論壇更趨務實,更加注重讓兩岸普通民眾共享“和平紅利”,得到的認同更多更廣,品牌效應日益彰顯。 迄今,廈門經濟特區已成為兩岸經貿文化交流最活躍的地區之一;成為臺胞進入祖國大陸人數最多的口岸之一;成為臺灣同胞在大陸投資、經商、就學、置業最集中的區域之一。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在廈門工作生活的臺胞達10多萬人。 從海島小城到海峽西岸中心城市 廈門作為我國主要僑鄉和最早的對外通商口岸之一,在改革開放之前已有一定的城市基礎,不過當時不足40平方公里的城市建成區面積容量極小,幾無輻射帶動能力,島內外、城鄉間可謂“溝壑”縱橫。 “特區建設之前,‘廈門’就是指當時的市區一帶,島內的其他地方都是農村。”年過六旬的湖里區老村民葉福偉回憶說。 歷史書頁中,30年彈指一揮間;而廈門經濟特區走過的這30年,卻是滄海桑田的變化——從偏居東南的海島小城,發展為海峽西岸中心城市;從落后匱乏的彈丸之地,變身為文明和諧的美好家園。 發展才是硬道理,一組對比數字見證了廈門30年來實現的歷史性跨越:國內生產總值由7.4億元增長到2053億元;全市財政總收入從1.95億元增至500多億元;外貿進出口總額由1.51億美元增長到570億美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由1.78億元增長到1010億元。 一組“率先”榮譽見證了廈門特區建設者敢為人先的奮斗歷程:廈門率先實施國企改革;最早取消專業化行政管理機構;最早開展利改稅、政企分開試點;最早放開市場、取消計劃供應,率先開辟生產資料市場、產權市場、勞動力市場、技術市場;第一個利用外資修建機場、成立首家中外合資銀行等。 30年,廈門變大了:經濟特區從湖里工業區的2.5平方公里起步,到1984年擴大到全島131平方公里,再到2010年擴大到全市1699平方公里。與此同時,1981年至2010年,全市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7057.95億元,年平均增長24.4%;城市建成區面積由特區建設初期的38.5平方公里擴展到2010年的230平方公里…… 一座城市的建設、一個經濟區域的發展,不能沒有自己的個性。廈門30年發展最顯著的特征,是發展的“協調性”:發展速度與質量效益相協調;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相協調;城市發展與人的全面發展相協調;經濟建設與生態保護相協調。 據介紹,廈門火炬高新區近兩年共“否決”10多個投資總額達幾十億元不符合環保要求的項目。同時,隨著“退二進三”戰略的實施,廈門島內越來越多的舊廠房、舊倉庫變身為文化創意產業聚集地,不斷創造出“綠色財富”。 藍天、大海、沙灘、草地、綠樹、鮮花……廈門的良好生態和宜人景致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游客。“廈門旅游全年無淡季,去年接待旅客人數達3026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383億元。”廈門市旅游局局長黃國彬高興地告訴記者,今年前10個月,廈門接待游客達2970萬人次,全年有望突破3500萬人次。 從區域經濟龍頭到“大廈之門” “廈迎五洲客,門泊萬里船”,僑鄉廈門素有開放包容的地域性格。而經濟特區的設立更賦予廈門改革開放“試驗田”和“排頭兵”的重大使命。廈門30年的歷史進程始終脫離不開“以開放促改革、以開放促發展”的主線。 向海而生,以港興市。經過30年的發展,今天的廈門港已成為遠洋集裝箱為主、大宗散貨為輔的國際航運樞紐港,是海峽西岸港口群中的核心港。2010年廈門港已經成為億噸港,今年將達1.5億噸,集裝箱640萬標箱,并成為國際郵輪母港。 目前廈門港已與13個國家、10個國際知名港口結為友好港口,開辟集裝航線190條,航班1004次。2011年6月,廈門港開通了“臺中——蘇州”海鐵聯運。從此,廈門港的海鐵聯運網不僅輻射到閩西、江西和中西部地區,而且輻射到海峽東岸。 今年9月8日,作為廈門、漳州、泉州同城化建設工作的指導性文件,《廈漳泉大都市區同城化合作框架協議》在廈門正式簽訂。根據協議,2012年廈漳泉同城化將邁出實質性步伐,至2015年將初步實現同城化。福建省省長蘇樹林指出,推進廈漳泉同城化就是要著力打造“閩南金三角”。 擁有廈門特區的對外開放優勢,擁有泉州民營經濟的產業優勢,擁有閩南文化的對臺優勢,廈門、漳州、泉州三市所處的閩南地區,一向是海峽西岸經濟區最活躍的經濟區塊,但就全國而言,經濟規模偏小,城市帶動輻射能力不強,制約了福建作為沿海省份區位優勢的充分發揮。 福建東南競爭力研究院院長王開明表示,以廈漳泉同城化為基礎的大都市戰略將重塑海峽西岸經濟區格局,引領和帶動“海西”板塊跨越發展。 除了城市群和經濟總量的“做大做強”,廈漳泉同城化亦劍指“轉方式、調結構”目標。以廈門市為例,目前在本島區域,廈門市大力推動“退二進三”,大量勞動密集型產業遷往島外甚至漳州,代之而起的是各類現代服務產業。 廈門市今年提出了“提升本島、跨島發展、全域一體、同城共興”的“一體化、同城化”戰略,旨在使城市格局由島內一個“拳頭”伸展為全市一個“手掌”,真正建成全域特區,進而帶動廈漳泉同城化,目前18個廈漳泉同城化項目正在推進。 30年來,廈門經濟特區通過走出去、引進來,形成了經濟特區、臺商投資區、出口加工區、保稅區、保稅物流園區、保稅港區、高新技術園區等多層次、全方位的對外開放格局,成為境內外資本、人才的重要聚集地和外貿口岸城市。同時,更以其富強、文明、環保、開放的城市形象,成為展現當代中國魅力的“大廈之門”。 |
- 2011-12-17廈門特區30周年:60座橋梁搭建幸福回家路
- 2011-12-15廈門特區30周年:廈禾路改造 10年拆遷10萬戶
- 2011-12-14廈門特區30周年:國企大腕 挺進全國500強
- 2011-12-12廈門特區30周年:“漂”在廈門 就像回到家
- 2011-12-10廈門特區30周年:廈門港打造東南國際航運中心
- 2011-12-09廈門特區30周年:文明城市 廈門人的幸福之光
- 2011-12-08廈門特區30周年:從特區“升起”的省部級干部
- 2011-12-07廈門特區30周年:特區立法,法治之光照耀廈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