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8月25日訊(導報記者 崔曉旭 錢玲玲 見習記者 林泓/文吳曉平 梁張磊/圖 通訊員 徐麗雅)假如,鼓浪嶼沒有垃圾桶,會變成什么樣? 一場文明“小袋鼠”行動告訴你,結果是這樣的: 廈旅國際的10人臺灣團,領取10個垃圾袋,3個小時后,原封不動地還回來。10人上島,垃圾產量為“0”。 中國國旅的深圳團,垃圾零落地,53個人都把垃圾“袋”回來。 如果你愿意做文明“小袋鼠”,如果你能自覺把垃圾“袋”走……也許,沒有垃圾桶的鼓浪嶼,也可以很整潔。 昨天,廈門文明“小袋鼠”行動走進鼓浪嶼,在三丘田碼頭設立服務點,數百名游客簽名承諾“我是‘小袋鼠’垃圾不落地”。廈門旅游集團國際旅行社、中國國旅(廈門)分公司、廈門春輝國旅等多家旅行社的10余個旅游團自帶垃圾袋上島,廈門康輝國旅、廈航國旅、溫馨國旅、廈門逍遙游、廈門佰廉國際旅行社等近百家旅行社也積極響應,上島后帶領游客在服務點領取垃圾袋,并承諾在島上不亂扔垃圾。 一天下來,參與活動的500多位“小袋鼠”“袋”回了5桶垃圾。“大部分是礦泉水瓶和紙巾。”鼓浪嶼街道辦工作人員說。 “雖然活動只有一天,但效果還是不錯的。通過‘小袋鼠’的倡議,大部分游客都能自覺把垃圾‘袋’走。”鼓浪嶼街道黨工委副書記傅堅說,“若今后‘垃圾不落地’成為游客的一種習慣,將會給島上環衛工人減壓,衛生環境也將得到大幅度改善。” 廈門市旅行社分會會長馬志強也表示:“文明‘小袋鼠’行動要常態化,不僅僅局限在周日這一天,對接下來每天上島的團隊,我們會通過導游發出‘垃圾不落地’的倡議。” 現場 垃圾零產團 臺灣團帶著“標配”出門旅游 筷子,自帶;喝水,自己背水壺……這些是臺灣旅游團的“標配”裝備。 昨天上午,廈旅國際一個來自臺灣的10人旅游團來到鼓浪嶼,從“小袋鼠”服務點領走10個垃圾袋。與很多游客手里都拿著礦泉水瓶不同,這個團里有9個人都自帶了水壺,并帶了可循環使用的筷子。“我們一直都是這樣,從酒店裝滿一大壺開水,可以喝一整天,又不用制造礦泉水瓶等垃圾。”臺灣游客說。 臨近中午,這個團回到三丘田碼頭。令人意外的是,他們帶回了10個空袋子。導游黃斌說:“一路上,他們都沒有制造垃圾,也沒有亂丟垃圾。因為在臺灣,‘垃圾不落地’已經成為他們的生活習慣。” 來自臺北的郭先生說:“我今天忘帶水壺,這瓶礦泉水我都不敢喝太多,就怕喝完制造垃圾。” 來自桃園的劉祝玲也告訴導報記者:“我二十多年前來廈門的時候,大家還經常亂丟香蕉皮、亂扔垃圾,現在好很多了。‘小袋鼠’行動可以讓大家形成觀念和風氣,只要地面上干凈了,大家自然而然就不會亂丟垃圾了。” 垃圾零落地團 53人都把垃圾“袋”回來 昨天上午9點多,游客阿昌一家第一次登上廈門鼓浪嶼。他所在的這個旅游團,一共有53人,全部來自深圳。這一次,他們不光是游客,還個個都成了快樂的“小袋鼠”。 原來,在導游鄭淑鴻的倡導下,53名游客都主動加入文明“小袋鼠”行動,并且自帶垃圾袋上島,抽煙的人則在服務點領了小袋鼠煙袋。 導報記者一路跟隨這個旅游團。游玩的過程中,有人喝礦泉水、有人吃蘋果、有小朋友吃餅干。由于天氣炎熱,不停有人拿紙巾擦汗。不過,游客都自覺將產生的垃圾放進了隨身攜帶的垃圾袋。 下午1點多,53名游客返回三丘田碼頭,將垃圾袋送回了“小袋鼠”服務點。為了節省垃圾袋,他們還將礦泉水瓶都壓扁,有的還幾個人共用一個垃圾袋。最終,廈門中國國旅這個旅游團共回收垃圾40多袋。 這次沒有用完的垃圾袋,游客武先生表示,要把這些垃圾袋帶走,接下來的行程還可以接著用,“不光是在鼓浪嶼,在哪里都不能留下垃圾,我們要做文明的游客”! 人物 把垃圾袋掛腰間太有型了 45歲的葉倍成特別顯眼,因為,他把一個紅色垃圾袋別在了腰間,把一家五口產生的垃圾都裝進去,儼然一個可愛的“大袋鼠”。 昨天上午9:10,葉倍成一家第一次登上鼓浪嶼,在“小袋鼠”服務點領取了一個垃圾袋。一路上,他把全家人的垃圾都收進了自己的垃圾袋,為了節省空間,他還細心地把每個礦泉水瓶都壓扁。“我是一名資深驢友,平時出去旅游也會自帶垃圾袋,不在景區里留下垃圾,特別是塑料等不能分解的垃圾更要帶走。”葉倍成對文明“小袋鼠”行動贊不絕口,“我覺得這樣的活動特別有意義,回去以后我也要把這樣的理念傳播給身邊更多的人,讓他們都加入‘小袋鼠’的行列。” 葉倍成的言傳身教,讓他11歲的小兒子葉時榮也主動加入了環保的行列。 見證 導游:抽煙的游客不再丟煙頭 每隔兩三天,中國國旅(廈門)分公司導游鄭淑鴻都要帶旅游團上鼓浪嶼游玩,游客時常跟她抱怨鼓浪嶼臟、亂、差。 不過,小鄭昨天帶的團給她帶來驚喜:50多個游客沒有一個亂丟垃圾,全把垃圾“袋”走了;抽煙的游客也不再亂彈煙灰亂丟煙頭,而是用上了“小袋鼠”煙袋。“這還要感謝‘小袋鼠’行動!”小鄭說。 廈旅國際導游黃文靜這次帶的是一個臺灣團,游客都自覺把垃圾“袋”走。小黃說,臺灣的“垃圾不落地”理念已經深入人心,所以他們都非常支持這樣的活動。 溫馨國旅導游小李這次帶的是一個10人旅游團,也收獲了同樣的驚喜。小李建議,除了團隊外,鼓浪嶼上還有大量自由行游客,接下來這個理念不僅要在團隊當中廣泛鋪開,也要宣傳給散客,讓全體游客都來爭當文明“小袋鼠”,共同為鼓浪嶼創造一個潔凈的環境。 聲音 臺灣游客:我不是“小袋鼠”,我是“老袋鼠” “我不是‘小袋鼠’,我是‘老袋鼠’。”80歲的楊金井,來自臺南。退休后,回到鄉下,他成為環保義工隊隊長。“義工隊有30多人,大部分是退休的老人,我已經做了十幾年。”楊老伯很自豪,“臺灣很多地方都有垃圾分類,但鄉下垃圾沒有,我們就找一個大廣場把垃圾分類。分類后,80%以上的垃圾可以再循環使用。” 楊老伯說,所有的事情都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起初,在鄉下時也是‘你丟我撿’,我們義工隊都跟在后面打掃的,現在好多了。慢慢地,‘垃圾不落地’也會在鼓浪嶼成為一種習慣。” 花絮 七旬環保達人,大喇叭聲援“小袋鼠”行動 下午3點,艷陽高照。三丘田碼頭附近人群中,突然響起了陣陣“垃圾不落地 廈門真美麗”的廣播聲。 循聲望去,聲音從一位老人腰間的喇叭中傳出來——廈門的民間“環保達人”高金聰。 老高今年已經75歲了,從2000年開始,就一直在廈門的街頭巷尾宣傳環保行動。老高告訴導報記者,前幾天從《海峽導報》上看到要在鼓浪嶼舉辦“小袋鼠”活動,倡導旅游團“袋”走垃圾,就趕緊自掏腰包做了宣傳牌,帶上裝備趕來“聲援”。 說起老高的裝備,那可不簡單。腰間別著兩個播放器,可以輪流播放;播放器上插著MP3和U盤,可以隨時切換宣傳語音;手中舉著一塊宣傳牌,上面寫著“一切垃圾不落地,廈門越來越美麗”等環保標語。“廈門是個文明城市,特別是鼓浪嶼全國聞名,一定不能讓垃圾玷污了這里。”老高說,為了城市的美麗,他一定會繼續關注導報的“小袋鼠”行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 ?? 老煙民:“小袋鼠”煙袋,真是個移動煙灰缸 從紹興來的張平愛抽煙,有著十幾年的煙齡。跟著旅游團,他在“小袋鼠”服務點領取了煙袋。“這個煙袋真好,我們平時抽煙看到有垃圾桶會把煙頭丟進去,但是身邊沒有垃圾桶的時候,我們又不可能一直拿著煙頭,于是就亂扔了。”拿起“小袋鼠”煙袋,張平把手里的煙頭丟了進去說:“這個就像是我們的移動煙灰缸,還可以多次使用,這樣方便我們也保護環境,真是好東西!” 從深圳來的“煙民”鄭先生也對煙袋贊不絕口:“以后這個煙袋,我要一直帶在身邊。我還多拿了幾個,回去送給朋友,讓他們都用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