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買了一只鸚鵡和一只籠子,我問他分別多少錢。他說,鸚鵡60元,籠子200元。我聽了他的回答后說,這籠子比鸚鵡還貴啊?沒想到,這只該死的鸚鵡居然搶著回答說:“難道你認為你會比現在的房價貴嗎?”
現在真的是連這只學說人話的鸚鵡都覺得房價高了!普通老百姓都盼著房價能夠降下來,讓自己能夠買得起房。這讓我想起了杜甫的“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但這只是一個夢想,最終的現實還是屈原的“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寄希望于房價降下來,是一種幼稚病。
讓我先來給大家分析一下房價上漲的根本原因,我認為主要就兩條:第一條:1993年由朱副總理主導的分稅制,本質上是要解決兩個指標的權重:財政收入與GDP的比重,中央財政收入與地方財政收入的比重。其結果是地方一半以上的財政收入要上交中央,剩下的,要發展經濟,地方財力嚴重不足,因此,土地財政應勢而生,為房價高漲打下了成本基礎;第二條:這些年M2增長過快,政府未能有效管住貨幣,可以說是開動印鈔機狂印人民幣。2000年廣義貨幣M2余額為12萬億元,2015年9月末,M2余額高達135.98萬億元,15年內,翻了約11倍。大量貨幣放出時,為房價高漲打下了流動性的貨幣基礎。有這二條,足夠讓房價飛了。
房價這個東西,可以說易升難降。房價下降,政府會不高興,土地財政沒法持續;商業銀行會不高興,怕壞賬叢生;央行會不高興,怕通貨膨脹;有房者會不高興,怕財富貶值;貪官會不高興,怕收益降低。方方面面的不高興,房價怎么可能會降呢?
一、地方政府會不高興,怕影響財政收入
高房價給地方政府帶來了豐厚的土地出讓金收入,同時又給各級財政帶來巨額的稅收收入。據可靠估算,房價中約有70%是以土地出讓金和稅費的形式交給了政府,使政府與房地產業之間形成一種難以割舍的利益輸送關系,形成為了發展地方經濟,就必須發展房地產這樣一種混亂邏輯。如果房價大幅下降,大批房地產公司將倒閉,將嚴重影響財政收入的增長,在財政支出未有效削減的情況下,政府承受不起。
其實地方政府打心眼里感謝高房價,讓各級財政部門在經濟下行的情況下卻能夠確保財政收入的增長,特別是減輕了地方政府的財政壓力,其結果就是政府被房地產業綁架,不由自主地站在了房地產業的一邊。
二、商業銀行會不高興,怕壞賬叢生
房地產拿走了銀行對企業貸款總額的約42%,等于房地產將銀行綁架了。高收益使其可以承擔高利率,高利率又給銀行業帶來了高收益,如果房價大幅下跌,大批房地產企業還不上貸款甚至倒閉,銀行不但沒有高收益了,而且還將出現大面積壞賬風險,再加上個人房產價值低于銀行貸款時,又將導致個人停止歸還按揭貸款,這會進一步加劇銀行壞賬風險,必將導致社會動蕩,風險太大。
三、中央銀行會不高興,怕通貨膨脹
我一直在思考中國最近十年印了那么多鈔票,M2早已突破100萬億元大關,為什么沒發生嚴重的通貨膨脹呢?我認為主要原因是房價高漲,通過房子的高通貨膨脹率,吸納了老百姓幾代人的財富,讓鋼筋混凝土鎖住一批M2,老百姓沒錢可花了,才能降低除房子外的其他商品的通貨膨脹率。
政府選擇了房子作為一個盾牌,很聰明,就可以囤積大量超發的貨幣。自從房地產凝結了老百姓大量的貨幣以來,我國通貨膨脹就表現為“結構性物價上漲”,具體為:房產呈現惡性通貨膨脹狀態,而其他物品表現為溫和小幅通貨膨脹狀態,比如具有代表性的豬肉,這些年漲來跌去,其實最終也沒漲多少。
央行應該感謝高房價,房子在消化多印出來的鈔票上,是立了大功的,讓央行在大肆印鈔的情況下卻能夠輕松地抵御通貨膨脹的壓力,
四、買了房的老百姓會不高興,怕房產貶值
如果房價下來了,很多貸款買房的老百姓的房子價值立馬低于要償還的房貸額,家庭資產大幅度縮水,這部分老百姓就成了“負翁”,要么長期背上沉重的財務負擔,要么棄房不再還貸,再要么就造反了。雖然房價漲漲跌跌,對已經貸款買房的老百姓在經濟實質上毫無關系,因為永遠不會拿房子去變現,但如果房價大跌,卻會讓他們虛幻的財富夢破滅!
五、握有重權的官員會不高興,怕收益少了
高房價帶來的高收益,特別是在拿地環節,存在大量的灰色尋租地帶,使開放商敢于也能夠拿出巨額資金賄賂各級官員。事實證明,與房地產業有關的政府部門已成為腐敗的重災區。
我認為,對目前房價的虛高,政府要負責任。房子與糧食一樣是關系民生的商品,特別是房子在泡沫時具有金融屬性,是不應該允許炒房的,不然,就更不公平了,話說沒錢的老百姓在吹泡泡時那能吹過有錢的人啊。房子這種商品是不能囤積的,舊社會都懂對非法囤積糧食的奸商要捉起來,我們怎么就放任有錢人炒房、囤房呢?有煤老板一購買就是上百套,這一萬個不合理!這么簡單的道理,為什么不限制呢?還把炒房團當作新聞炒作,房價還不泡沫嗎?
最后,用西班牙《世界報》的一段話作為本文的結尾:中國的高房價毀滅了年輕人愛情,也毀滅了年輕人想象力。他們本可以吟誦詩歌、結伴旅行、開讀書會。現在,年輕人大學一畢業就成為中年人,為了柴米油鹽精打細算。他們的生活,從一開始就是物質的、世故的,而不能體驗一段浪漫的人生,一種面向心靈的生活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