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將要改造的湖濱南路18號之三老舊小區。(記者王協云攝)
廈門日報訊(記者 吳曉菁吳燕如)老化簡陋的雨污管網將重新規劃布設,破損不平的石板路面將保護性修復,原本無人監管的小區將裝上一個個監控探頭,現代化的停車管理系統將一改小區的亂停車現象……
這一個個改造提升項目是思明區鷺江街道的老舊小區——湖濱南路18號之三的居民們自己商量、敲定出來,并形成共識的。再過幾天,小區改造提升工作即將啟動,這些項目將從“紙上”變為“現實”。
這得益于思明區持續推進的老舊小區改造提升工作。繼去年在鷺江街道先鋒營小區等四個小區試點之后,思明區今年全力推進老舊小區改造提升工作,71個老舊小區被列入今年改造的計劃之中。目前群眾參與意愿較強的首批12個項目已經完成前期準備工作,改造提升工作預計將于月底前進入現場施工階段。
首批12個小區
月底進入現場施工
去年底,鷺江街道先鋒營小區、廈港街道海洋新村、開元街道陽臺佳苑和嘉蓮街道玉荷里小區等老舊小區的成功“變臉”,讓思明區的居民群眾充分感受到這項惠民工程帶來的實惠。
為了讓這一工程惠及更多居民群眾,思明區今年認真貫徹市委、市政府部署,科學制定了三年行動計劃,預計將用三年時間基本完成1989年底前建成的334個老舊小區改造。
今年,有71個老舊小區被列入思明區今年的改造提升計劃。首批12個小區已完成了前期準備工作,預計在本月底左右可全面進入現場施工階段。
據悉,這12個小區包括鼓浪嶼鹿礁路1號的南京軍區療養院職工宿舍、湖濱南路18號、湖濱南路18號之一、湖濱南路18號之二、湖濱南路18號之三、鎮海路12號、廈港新村34號之1-6、陽臺山9號、湖濱南路328號稅務宿舍、湖濱三里特區苑、蓮前西路141-143號、蓮前西路174-178號(雙號)。
以湖濱南路18號之三為例,今年3月下旬,思明區鷺江街道、禾祥西社區開始向居民征求意見,確定改造提升項目,4月底敲定小區改造提升設計方案,并公示項目預算。在5月中旬前完成居民籌資,到資率100%。
【現場】
共同締造
日記記錄點滴
“看,這是我們全體居民為小區改造提升預交的自籌資金,總數近3萬元,現在已經全部收齊了。”20日下午,當記者來到湖濱南路18號之三時,小區居民自治小組組長林翠瓊迫不及待地掏出一張收據,分享了小區改造提升的最新消息。
上世紀八十年代建成的湖濱南路18號之三共1棟3梯49戶,是原廈門紙箔廠的職工宿舍。1990年林翠瓊搬進來,一住就是26年,看著小區面貌一天天變老變差,她一直盼望著小區能煥發新顏。
今年3月,得知小區被思明區納入改造提升的計劃中,所有小區居民都高興極了。作為自治小組組長的林翠瓊和其他成員也開始忙碌起來。
林翠瓊的一本“共同締造日記”密密麻麻地記錄了小區改造提升中的點點滴滴:“4月29日,我們自治小組經過多次反復討論,征求大家意見,把小區改造的項目最后定下來了,并反饋給社區主任,受到住戶好評;5月16日,接到社區通知,我們先預交了改造項目的資金15000元……”
她感慨道:“小區改什么,居民說了算,居民還用資金和行動支持改造。經過這一次小區改造提升的工作后,我真真切切感受到共同締造的含義啊,把這一切記錄下來,很有意義呢。”
【做法】
先解決民生問題
再適度提升
先民生再提升。在開展老舊小區改造提升工作中,思明區將以為民惠民為出發點,以完善老舊小區市政配套設施為切入點,順應群眾期盼,重點解決居民的供水、供電、供氣等問題,對小區建筑物本體和周邊環境進行適度提升。
一個個試點項目的成功都有相同的“內生力量”——共同締造。今年,思明區還將堅持以居民為主體,充分運用“共同締造”理念和方法,調動居民群眾的積極性,參與規劃方案、項目實施、長效管理等老舊小區改造提升全過程,實現共謀、共建、共管、共評、共享。
為了充分體現小區人文特點,每一個老舊小區將因地制宜地制定具體改造提升方案。在資金籌集上,思明區指出,老舊小區改造提升資金由居民出資、管線經營單位投資、財政以獎代補等方式籌集。為推動老舊小區居民自治,思明區還對老舊小區成立業主委員會或居民自治小組的,由區財政給予適當的獎勵。
老舊小區改造,重在后續管理。思明區今年將通過鼓勵、指導小區引入物業服務管理或建立自治管理,鼓勵有條件的街道成立非營利性中介服務機構——如鷺江街道的“家園服務中心”,讓小區居民一起維護共同締造的美麗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