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福建日報訊(記者 謝嘉晟 林世雄)近日,廈門出臺《廈門促進冷鏈物流加快發展若干措施》,對廈門發展冷鏈產業給予大力扶持。這意味著,廈門冷鏈物流產業發展過程中的“任督二脈”或有望打通。
事實上,經過近5年的試點,廈門冷鏈物流產業在軟硬件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進步,目前,廈門冷鏈物流產業的硬件設施建設總量達到了試點前的4倍,人均冷庫容量約0.1立方米,接近世界上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新政出爐帶來諸多利好
新機遇下產業亟須突破困境
此次出臺的《廈門促進冷鏈物流加快發展若干措施》(以下簡稱“措施”)加大了冷鏈物流項目供地力度,保障建設用地。將冷鏈物流用地計劃納入“多規合一”平臺,在五大物流產業集聚區(東渡臨港、海滄臨港、前場、同安、翔安)優先安排重點冷鏈物流項目用地需求。
《措施》還對冷鏈產業發展實行融資傾斜,推動各銀行業金融機構持續加大對冷鏈物流行業的信貸投放力度,適當延長貸款期限,降低貸款利息。同時減輕冷鏈產業稅費負擔,冷鏈物流企業用水、用電、用氣與工業同價;全面落實鮮活農產品運輸“綠色通道”政策,對本市裝運符合規定的冷鮮、凍鮮農產品的運輸車輛免征通行費;新置冷鏈設備、儀器的驗證費、檢測費、校準費,對購置設備的企業由廈門市商務局予以50%補助。
《措施》明確了對冷鏈產業的十大支持范圍,包括低溫物流園區建設,產地預冷集配中心建設,購置冷藏運輸工具,建設改造冷庫設施,批發市場建設低溫物流專區,支持低溫配送中心建設,支持冷鏈物流企業信息化建設,支持第三方冷鏈信息平臺建設,支持標準制定,加大冷鏈招商力度。
新政策的種種利好措施無疑給廈門冷鏈物流產業發展注入了一劑“強心劑”。
事實上,在國家商務部、國家發改委等5部門印發的《商貿物流發展“十三五”規劃》中,廈門已被列為全國性商貿物流節點城市,正以標準托盤及其循環共用為切入點,以重點企業為主體,以快速消費品、冷藏品、醫藥制品、電商等領域為重點,開展商貿物流標準化示范工作,逐步建立社會化共用托盤、城市共同配送、食品冷鏈物流、電商物流、農產品物流等服務標準體系,增強廈門及海峽西岸經濟區物流標準化綜合能力和試點帶動作用,提高物流運作效率,降低社會物流成本,推動物流業持續健康發展。
2013年,廈門被商務部列為“城市共同配送試點”城市,截至去年,全市城市共同配送覆蓋率超過70%,比試點前提高20個百分點。廈門以配送快速消費品、生鮮食品、藥品、家用電器等商品為重點,創新共同配送、統一配送模式,大力推進現代物流技術應用、信息化系統和標準化建設,打造“3+10+N”城市共同配送(分撥中心、配送中心、末端共同配送網點)“三級網絡體系”。
廈門市商務局掌握的信息顯示,目前,全市大型商超快消品共同配送率達到65%,冷鏈商品共同配送率達到70%,品牌連鎖便利店商品統一配送率達到80%以上,醫藥共同配送率達到86%,家電共同配送率達到90%以上。特別是較好地解決了最后一公里配送問題,發展末端共同配送模式取得突破性進展。全市擁有“智能提貨柜”約2000個,覆蓋了85%以上的社區和農村,及時滿足了電商快速發展的需求。
積極探索提升產業競爭力
廈門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隨著“一帶一路”國家倡議實施,福建自貿試驗區廈門片區頻頻發力,中國與一些亞洲國家貿易協議的簽訂,使跨境冷鏈業務日益頻繁,而移動互聯網的崛起又助推了生鮮電商、冷鏈宅配的興起,這無疑是冷鏈物流發展面臨的新主題、新機遇。
挑戰伴隨機遇而來,據悉,去年年中,廈門市商務局就舉辦過冷鏈物流產業發展暨食品冷鏈物流系列標準貫徹實施工作座談會,與會者曾對廈門冷鏈物流產業發展中急需解決的問題提出建議。
當時的與會者提出,冷鏈物流前景雖然看好,但行業發展中存在不少問題,比如廈門冷鏈物流企業多以單純的倉儲和運輸服務為主,同質化競爭嚴重。除此之外,行業還存在著產業鏈各環節質量不高和標準難以統一等問題。冷庫經營模式單一,在服務業務領域、服務范圍覆蓋率、時效性及質量上,尚無法很好地滿足各類企業需求,而且信息化程度也達不到現代冷鏈物流中心的標準和條件。同時,冷鏈物流人才缺乏、運營管理成本上升、無序競爭等行業問題也阻礙著企業的健康快速發展。
因此,建議政府部門要制定科學有效的宏觀政策,理順科研、生產、貿易等部門的關系,引導冷鏈物流業的合理布局,加速冷鏈物流園區建設,引導一體化發展。在科技方面,鼓勵企業引進和消化國外等先進的冷鏈物流技術,運用財稅金融工具支持企業進行標準化改造、冷鏈運輸車輛及制冷設備購置,推廣應用無線射頻識別、條形碼、電子標簽、衛星定位系統等技術。在貿易方面,鼓勵、支持冷鏈物流企業積極參與國際競爭,扶持與保護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冷鏈物流商標和品牌。
廈門市物流協會冷鏈分會會長李小群提出,主管負責部門以及冷鏈委、冷標委等行業標準制定協會要加快完善修訂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構建冷鏈物流標準體系,使冷鏈行業有標準可依、有標桿可選。同時,要讓冷鏈物流搭乘上“互聯網+”的快車,有關部門牽頭建立區域性的冷鏈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實現數據交換和信息共享,優化配置冷鏈物流資源,促進生產、冷藏、運輸等各環節的冷鏈物流資源共享,提高冷鏈資源利用率。充分利用物聯網等新技術提高冷鏈設施的利用率,科學發展多層次物流公共信息服務平臺,為冷鏈物流產業提供優質服務,促進生產、冷藏、運輸、批發、零售各環節的冷鏈物流資源共享,提高冷鏈資源利用率。
還有專家建議,電商進入冷鏈領域,應該更多地在物流資源整合方面著力,更加重視物流的多樣化、標準化、信息化、節能化。
相隔十個月,切中產業發展痛點,《廈門促進冷鏈物流加快發展若干措施》的出臺,有望打通廈門冷鏈物流產業發展中的“任督二脈”,迎來新的快速發展期。
冷鏈物流是一個具有廣闊發展前景的產業。在業內人士看來,經過多年發展,目前我國冷鏈物流行業已具有一定規模,但同歐美日等發達國家相比,還處于起步階段。2015年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冷鏈物流專業委員會統計,我國果蔬、肉類、水產品的冷鏈流通率分別達到10%、26%、38%,與五年前相比有所提升,但與歐美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差距,他們的冷鏈流通率基本都在95%以上。
近年來,強調原汁原味的民生食品成為消費熱點,然而,國內冷鏈配送的腳步卻未及時跟上。中國冷鏈物流發展報告顯示,在運輸、儲存等物流環節中,瓜果、蔬菜等農產品的損失率高達25%至30%,而在發達國家,這個數字被控制在5%以下。
以餐飲渠道為例,中國餐飲市場規模達到3萬億元,餐飲行業食材市場容量1萬億元以上,其中速凍食材占比30%左右,市場容量超過3000億元,未來5至10年有望達到1萬億元。
記者了解到,廈門已有一批試點“明星”企業在冷鏈物流產業方面積極探索,創新運營模式,拓展市場,推動了整體產業的蓬勃發展。如萬翔冷鏈充分發揮國企的龍頭帶動作用,利用集團管理機場場站點多的優勢,計劃在外地建置冷鏈物流節點,與廈門萬翔冷鏈中心聯網,布局航空冷鏈中轉網絡;正旸物流和見福公司合作,基本達到了全程冷鏈運作,并將冷凍、冷藏、常溫的多溫低碳節能共配模式,從城市配送推廣到華南、華東地區的城際干線配送,拓展異地市場。未來幾年廈門還會有更多更好的冷鏈物流項目開工建設,如太古冷鏈和海投集團合資在海投物流園建設“冷鏈物流中心”,采用高架庫形式,庫容達到5萬噸,定位為大型高端專業冷鏈物流。
在軟件方面,廈門市制定了食品冷鏈物流系列標準,打造全程冷鏈物流管理體系。該標準由兩岸聯手制定,填補了廈門食品冷鏈物流產業標準的空白,有助于促進廈門市食品冷鏈物流技術進步,提升廈門食品冷鏈物流產業的標準化水平和整體競爭力。
“經過近五年的試點,廈門冷鏈物流產業在軟硬件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廈門市商務局黨組書記周華山表示,未來廈門的目標是打造臺灣農產品、水產品和食品的大陸中轉分銷物流中心,閩臺水產品交易中心、兩岸冷鏈物流中心和區域性進口冷凍食品物流配送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