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海洋情懷,源于他出生在造船世家。1950年,楊育錐出生于惠安楊宅。楊育錐的祖輩大多都是造船師傅。楊育錐的父親在廈門造船廠造船。童年時,楊育錐跟隨母親來到鼓浪嶼,與父親團圓,從此就住在鼓浪嶼,一直到現在。小時候,楊育錐常跟著父親到造船廠,還幫父親干活。 楊育錐的祖籍地在洛陽江邊、古代刺桐港附近的楊宅。像惠安海邊許多專業涉船村莊一樣,古代楊宅是專業的造船自然村,這里的男人都有一手造船好技藝。他說,船到哪里,修船造船師傅就跟到哪里,專業修船人的遷徙路線是跟著港口和商船隊走的。隨著近代廈門港的興起,許多惠安的造船師傅遷徙到鼓浪嶼和沙坡尾居住。楊育錐的父親也就是這樣遷到鼓浪嶼的。 福船“花屁股”模型被博物館收藏 1976年,楊育錐入伍。楊育錐在海軍部隊擔任軍艦技術員。十年的軍旅生涯,讓楊育錐學習了不少船舶的理論和知識,長期的實踐也讓楊育錐對船對海有更深感情。 他說,為了制作已經消失的福船“花屁股”,他收集了大量資料,還進行原地調查,甚至查閱外國人撰寫的有關“花屁股”的文章。2008年,他造出的船模得到了許多人的認可和贊賞。同年,他與中國航海博物館簽約制造“福船”模型。到2013年,楊育錐已經制造出多條船模,被該博物館永久收藏,如今包括“花屁股”在內的3條船模也被中國航海博物館收藏。 “在我的心目中,中國的古船是世界上最優秀、最漂亮的船,曾經是海上絲綢之路的主要船只,對世界文明和文化交流起到推動的作用。”楊育錐說,古代中國是世界上的海上強國,中國的造船技術和航海技術處于世界的頂峰,其中“福船”更是中國船只杰出的代表。 楊育錐說,他希望國人在參觀船模時,能記住咱們國家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輝煌,通過古船,增加國家的海洋意識和海疆意識。 【特色】 福船 三項標志技術 福船是指福建建造的海船。目前,在我國領海考古發掘的三艘宋代沉船,都是福船。“水密隔艙,魚鱗搭接,多重船板”,這三項是福船的標志技術,是古代中國人海上遠洋貨船的核心安全保障。 本次復原的福船“華光礁1號”,船長22.43米,有13個水密隔艙,有魚鱗搭接和重板技藝,采用進口木材,整艘船要耗用木材約160立方米。由武漢理工大學設計。 |
相關閱讀:
- [ 05-07]“廈門號”橫渡太平洋穿越美洲 得益于精湛造船工藝
- [ 03-10]男子“造船”欲私渡去金門 被大嶝漁民發現后報警
- [ 03-01]1922年“廈門號”帆船造船者后人披露:民族路當時是沙灘
- [ 12-01]遠洋漁業在廈門設立企業總部 買船造船都將有補助
- [ 07-21]霞浯古法造船傳人很惆悵 能造古船的就剩他一個
- [ 09-22]清除海漂清理沙灘打撈沉船 廈海洋漁業部門災后全力重建
- [ 10-10]老舊貨輪擱淺海面半個月 等待報廢并非沉船
- [ 06-13]廈門昨模擬韓國沉船事故 在廈金航線上應急演練
- [ 04-17]恩倍高(n倍高):默哀韓國沉船事故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