汀溪鎮干部跟蹤拆遷,指導拆遷規定要求。汀溪鎮供圖 東南網6月25日廈門訊(通訊員 文/韓超)近期,廈門市同安區治水大戰掀起高潮。追根溯源,牛蛙養殖是目前全區最大的水污染源。同安區定下目標:本月底的完成蓮花水庫匯水區和埭頭溪流域的退養工作。 為此,同安區各級各部門形成合力,搶抓進度。在6月21日同安區召開牛蛙與畜禽退養工作調度會上,汀溪鎮率先拿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全鎮占地面積109544.03平方米的101個牛蛙養殖場和占地面積6716.16平方米的14戶畜禽養殖場全部清退拆除完成,提前完成退養目標。 作為廈門“生態第一鎮”,汀溪鎮森林覆蓋率達68%,生態公益林、基本農田和飲用水源三大保護區覆蓋全境,轄區內汀溪水庫是島外主要的飲用水源之一。環保部門介紹,汀溪水庫群每年為同安、翔安區輸送的優質水量,是這兩個區居民飲用水的重要保障。除此之外,轄區內部分村莊還是蓮花水庫集水地之一。 在汀溪鎮生豬全面退養之后,轄區內的流域水質有了明顯提升。但近一段時間以來,作為地表水國控點的隘頭潭斷面相關污染因子卻出現了水質下降的情況。經過相關部門現場調查后發現,這兩年隨著牛蛙價格的上漲,汀溪鎮得天獨厚的水質條件和氣候條件使村民們瞄上了“投入時間短、收益高”的牛蛙養殖。到去年,汀溪鎮已擁有了101戶牛蛙養殖戶,牛蛙池占地10萬余平方米。牛蛙養殖成為部分村民的重要收入來源,而牛蛙養殖也成為目前全鎮最大的水污染源。 “為了讓市民喝上優質的放心水,任務再重,轉產轉業困難再大,我們也必須按照區里的統一要求按期完成清退!犧牲環境的經濟寧可不要。”汀溪鎮黨政領導說。 在同安區委區政府的統一部署下,去年6月,汀溪鎮啟動流域50米內規模化畜禽與牛蛙退養,并于今年4月將退養范圍擴大至全流域。 使命呼喚擔當。汀溪鎮全鎮總動員,包村領導、包村干部、退養辦、環保站、河長辦的干部組成工作組,兵分5路,下到這幾個村莊,早出晚歸,入戶宣傳發動,汀溪鎮全流域牛蛙退養工作拉開了序幕。工作人員加班加點,夜里打著燈入戶測繪牛蛙池面積,工作到深夜是常有的事,最終僅用短短一周時間,就基本完成全鎮近10萬平方米牛蛙養殖場面積測繪工作,同時所有農戶在4月底前全部簽訂了退養協議。 據了解,為了做好退養工作汀溪鎮專門印發了《限期搬遷通知單》,通知的上將依據的政策法規、拆除時限、逾期后果寫得明明白白,讓工作組挨家挨戶發放。同時,該鎮還出資制作了《同安區汀溪鎮隘頭潭上游主要污染源調查報告》,詳細列舉了牛蛙養殖對全鎮環境造成的危害,還附上了牛蛙養殖造成全鎮溪流污染的照片。 “我也知道牛蛙的飼料殘余物、排泄物肯定會污染環境,但原來也覺得沒什么,看到照片里溪水都變得黑乎乎的,才知道原來養牛蛙污染這么嚴重。”兩年前開始涉足牛蛙養殖的古坑村村民葉靖說,鎮里、村里的干部多次上門給他講了退養的政策、分析了環保查處的厲害性,退養是大勢所趨,想明白了,也就樂意配合了。 此后,從4月中旬到6月21日,短短兩個月時間,全鎮占地面積109544.03平方米的101個牛蛙養殖場、占地面積6716.16平方米的畜禽14戶全部清退拆除完成。隨著上周四最后兩個牛蛙養殖場的拆除,汀溪鎮在全區率先完成清退任務。 面對退養,葉靖也想好了出路:“這幾年汀溪鎮鄉村游越來越火爆了,我打算拿著退養拆除獎勵款開家‘農家樂’。” 據悉,近年來,汀溪鎮圍繞“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把鄉村旅游確立為全鎮社會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在區、鎮兩級黨委政府的指導下,古坑村將圍繞“同安紅”三角梅種植,整合現有旅游點,引導村民在自家興辦農家樂和民宿,形成全村鄉村旅游生態鏈,成為汀溪鄉村旅游的又一個亮點。 |
相關閱讀:
- [ 06-25]同安本月底將完成蓮花水庫匯水區和埭頭溪流域的退養工作
- [ 06-21]同安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堅戰 掀起畜禽與牛蛙退養高潮
- [ 02-02]洋桔梗長勢慢貪吃牛蛙變懶 冷天翔安種植戶和養殖戶更忙
- [ 11-06]氣溫降低牛蛙忙“貼膘” 翔安養殖戶進入忙碌期
- [ 08-28]時隔一月再發蛙池疑案 牛蛙大片死亡投資打水漂
- [ 04-23]同安產業帶動“富民強村” 上陵村成牛蛙養殖第一村
- [ 10-18]翔安10萬牛蛙"水腫"斃命 得怪病肚子鼓得像氣球
- [ 05-24]10萬只牛蛙成“軟腳蛙” 或因天氣異常引起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