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中院干警在利用大數據平臺分析審判數據。安海濤攝 廈門市中級人民法院訴訟服務中心 陳寶清 攝 廈門法院探索創建司法助力營商環境建設的“1+3+5”模式—— 以法為翼,加速高素質發展 東南網10月9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廖麗萍 通訊員 薛瀟)今年8月,國家發改委公布全國22個城市營商環境試評價報告,廈門排名第二。良好營商環境的背后,不得不提的是廈門的“司法秘訣”。在世界銀行關于營商環境的法治評價指標中,評價法院工作的指標權重占30%,集中體現為“執行合同”以及“辦理破產”指標。 讓營商環境成為廈門的城市新名片,改革開放的新亮點,區域競爭的新優勢,為此,廈門法院探索創建司法助力營商環境建設的“1+3+5”模式,緊緊圍繞“打造法治化營商環境”一個目標,從訴訟服務便利化、審判質效提升、司法公開透明等方面入手,實施“三大提升行動”,營造創新型、開放型、誠信型、效率型、安全型的“五型法治環境”,有力助推高素質創新創業之城建設。 便利化 信息化工作提質增效 不久前,廈門市中級人民法院裁定終結廈門福也餐飲服務合伙企業破產程序,通過創新運用“三合并”簡化審理機制,這個全省首例網絡眾籌企業執行轉破產案件,僅用40天便審結了,成為全省法院執轉破審理時限最短的案件。 以被最高法院確定為“全國企業破產案件審理方式改革試點法院”為契機,廈門中院逐步規范內部銜接機制,推行破產簡易審程序,創設預重整、預和解等機制,兩年多來,推動了21家被執行企業退出市場,涉及執行案件近千件、標的近20億元,“破產框架力度指數”達到世界一流水平。 廈門中院以對外便利化、對內科學化,對外為群眾提供貼心服務、對內為法官增效減負為目標導向,改造建成1800平方米新訴訟服務中心,集合“一平臺三中心”,即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對接平臺和訴訟服務中心、訴調對接中心、司法事務輔助中心,打造服務群眾主陣地、服務辦案大平臺。 首創“法庭義工”機制,打造全省首家律師服務網絡平臺等創新舉措,有效提升精準服務、便捷服務、品質服務水平。今年初以來,通過律師服務平臺在線審核成功立案2768件;公證參與司法送達月均完成率提高5倍,取證調查周期縮短80%,財產查控周期縮短50%。 不僅如此,廈門市中級人民法院把深化司法改革和信息化建設作為提升審判質效的“兩翼”抓手,大力推進繁簡分流、審裁方式精簡化、訴訟與公證協同創新、示范性訴訟等機制改革,建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廈法e平臺”大數據中心和執行網絡查控等信息系統,各區法院因地制宜開展類案智審平臺、互聯網法庭、“法律魔方”要素審理、交通事故網上一體化處理等“微創新”,不斷提升司法效能。 數據顯示,2017年,廈門法院商事案件結案率較2015年提高28.2個百分點,執行案件平均執行期間縮短31天,執行到位金額增加32.3億元,審理標的額10萬至12萬元的買賣合同案件平均時間65天,從受理到執行到位不超過250天,合同執行成本不超過訴訟標的額15%。 |
相關閱讀:
- [ 10-08]廈門海事法院發揮跨區域優勢 構建平安和諧海域
- [ 09-30]廈門思明法院夜間突查別墅 成功找到3名“老賴”
- [ 09-27]廈門法院:“撒手锏”亮出 老賴們怕了
- [ 09-26]廈門集美法院執行到位 26萬元工資款如數討回
- [ 09-25]廈門集美法院強制執行惡意欠薪老板 助26名工人追回26萬元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