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東南角一個不足兩平方公里的彈丸小島,竟能夠在英國找到史料?”David將信將疑地同意了。果不其然,David利用暑假回到英國,很快就在大英圖書館和英國國家檔案館里查找到許多關于鼓浪嶼的史料,包括大量當年住在鼓浪嶼上的英國傳教士手書信件、“琴島日志”。沒多久,這篇主線在于分析鼓浪嶼為何成為當年洋人定居首選地的《鼓浪嶼歷史——早期洋人居住的相關資料》出爐了。通過這次經歷,David深感鼓浪嶼不平凡的歷史價值,持續保持著對鼓浪嶼的高度關注,先后發表了《The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 on Gulangyu》(《鼓浪嶼國際社區》)、《The Amoy Boycott,1921-1922:British Perspectives》(《英國視角下的1921-1922廈門抵制運動》)、《Timeline of the British Presence in Xiamen》(《英國與廈門往來大事記》)等文章。 年輕留學生給鼓浪嶼研究帶來活力 不少年輕的外國留學生也點燃了對鼓浪嶼的熱情,令研究更添活力。 2014年夏天,廈門大學人文學院的奧地利留學生Manuel Rigger在德國查找到大量早期的德國與鼓浪嶼關系的文獻資料。受到啟發的Manuel Rigger在仔細辨析和深入研究這批文獻資料的基礎上,寫就自己的碩士論文《German Invoevement in Xiamen After the First Opium War 1842-1917》。 |
相關閱讀:
- [ 09-03]鼓浪嶼申遺顧問彭一萬:鼓浪嶼海納百川 中西文化薈萃
- [ 09-03]鼓浪嶼修繕歷史建筑 傾聽百年建筑訴說前世今生
- [ 09-02]鼓浪嶼多處歷史遺跡修舊如舊 吸引市民游客駐足
- [ 09-01]一批個性書店在鼓浪嶼安家 增添文化氣息和韻味
- [ 09-01]百年老別墅今夏飄出書香 我在鼓浪嶼為你讀詩
- [ 09-01]鼓浪嶼一批歷史建筑恢復原貌 重新煥發昔日風采
- [ 09-01]“海上花園”鼓浪嶼:借助“申遺”留存歷史和文化
- [ 08-31]鼓浪嶼延平戲院9月初重新開放 內設有電影博物館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