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3月22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溫航 朱黃)既然“充值返現”活動已不再具有吸引力,那么我們就來玩免費騎行的游戲。
繼3月3日-5日和3月17日-19日分別推出48小時免費騎行體驗后,ofo單車騎行優惠在本周繼續加碼。本周一到周五,在廈門騎ofo小黃車,費用全免。摩拜、哈羅單車也緊跟這股趨勢。
這種不惜成本的“燒錢模式”,其可持續性令人存疑。有業內專家直指該模式的發展路徑在不遠的未來,將不可避免地遭遇洗牌潮。
廈門地區投放量已經超過25萬輛
隨著各家共享單車企業在廈門布局不斷地推進和拓展,共享單車市場是否趨向飽和,已成為業內探討的重要話題。
據了解,去年下半年至今,國內一二線城市共享單車的投放出現爆發式增長。據中國自行車協會官網顯示,2016年以來,共享單車已在全國30多個城市投放,總投放數量超200萬輛。
而在廈門,據導報記者從市公共自行車管理有限公司獲悉,目前,有樁的市政公共自行車投放量是7600輛,注冊用戶數15萬,單日騎行量3萬輛次。另外,加上ofo單車的總投放量15萬輛、摩拜單車的6萬輛、哈羅單車的3.5萬輛以及小白單車的5000輛,廈門所有類型的公共自行車投放量實際已經超過25萬。總體而言,廈門共享自行車的承載力已經接近飽和。
某自行車業內人士指出,共享單車照此“野蠻生長”,預計今年上半年,廈門市場所擁有的共享單車將輕松突破30萬輛,而這其中很大一部分又集中于島內,基本達到飽和。
贏利點失焦 未來前景不明朗
除了投放量的快速增長,各家共享單車企業還有一個被外界詬病不斷之處,就是贏利點失焦。“一直在燒錢。”一位風投人士在接受導報記者采訪時直言,共享單車行業是重資產行業,使得共享單車行業不斷有融資消息傳出。
據某共享單車區域運營負責人透露,共享自行車前期必須投入購買車輛。“一輛單車的生產周期在15-30天左右,如果簽訂訂單,則需預付3到5成的前期費用,對平臺資金方面有較高的要求。”
公開數據顯示,ofo單車宣布了5輪融資,融資額超6億美元,投資方包括DTS、滴滴、中信產業基金、經緯中國、小米等;與此同時,摩拜單車也宣布融資5輪,投資方包括高瓴資本、淡馬錫、騰訊、華平投資等,累計融資進入超過5億美元;另外,哈羅單車也在去年11月和今年1月完成了2輪融資,資方包括貝塔斯曼亞洲投資基金、磐谷創投、紀源資本等。
一家共享單車區域運營負責人坦言,現階段,贏利模式還在探索中。如今共享單車還是規模增長的階段,談贏利問題還為時過早。
一風投人士告訴導報記者,當前,各共享單車企業們認為用戶規模是生死攸關的因素,從根本上來說,共享單車行業還處于上升期,處在一個打江山的階段。其規模是否到達天花板,是根據投資者對這個市場的發展情況預判投資回報情況,行業處于發展階段時期,無法去斷定未來究竟如何。“不過,大概在今年底,共享單車行業會經歷洗牌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