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添加劑與非法添加物有本質上的不同
廈門晚報訊(記者 高金環)如今,一些市民得了“食品添加劑恐懼癥”。近日,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中華預防醫學會健康傳播分會、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等六家專業機構聯合發布《“正確認識食品添加劑”科學共識》(以下簡稱《共識》),幫助公眾更全面了解相關科學知識,消除消費者心中的疑慮,明確食品添加劑的安全性。
【溯源】
點豆腐的鹵水、發饅頭的堿……食品添加劑使用歷史久遠
食品添加劑按來源分為天然和合成兩大類。常用的食品添加劑有防腐劑、抗氧化劑、增稠劑、乳化劑、甜味劑、著色劑等二十余類。
《共識》中強調,人類使用食品添加劑的歷史十分久遠,制作豆腐時使用的鹵水(凝固劑)、蒸饅頭時加入的堿(酸度調節劑),以及烤面包時使用的小蘇打(膨松劑),都是最常見的食品添加劑。
隨著食品工業的發展,科學家也研發了一些新的食品添加劑,以滿足食品加工和運輸存儲過程中防腐、保鮮、改善食品性狀和風味等需求。
【區別】
食品添加劑本質區別于非法添加物
有詳細清單并限定使用范圍和劑量
食品添加劑和非法添加物有本質區別,二者不能畫等號。一些不法商家使用“非法添加物”,讓人們對食品添加劑產生了誤解。《共識》中明確,三聚氰胺、蘇丹紅、吊白塊、工業明膠等,這些都是非食用物質,不是國家批準使用的食品添加劑,國家也禁止向食品中添加這些非食用物質。
根據《共識》,我國對各類食品添加劑的使用范圍和劑量都制定了嚴格、詳細的標準,按規定允許使用的食品添加劑,都經過了全方位的科學、嚴格的安全性測試和評估。制定食品添加劑的使用限量,是以動物實驗的安全劑量除以安全系數(通常為100倍),推算出人在終身每天攝入的情況下的安全劑量。
“只要是國家允許使用的食品添加劑,并按其相應的使用范圍和限量使用,就是安全的。”廈門市食品安全專家、廈門市食品藥品質量檢驗研究院主任技師駱和東說,他認同《共識》的觀點。
常見的部分食品添加劑
防腐劑
在防腐劑出現之前,人們主要通過糖漬、鹽腌、曬干等方式保存食物。防腐劑的出現,解決了某些食品的保存和遠距離運輸的難題,既極大地避免了食物的浪費,也使人們可以享用來自其他國家和地區的食品。
甜味劑
甜味劑代謝后只產生很少的能量或幾乎不產生能量,對血糖的影響也很小。許多低熱量或無熱量食品和飲料中都會使用甜味劑,如阿斯巴甜、安賽蜜、紐甜等。
著色劑
著色劑又稱食用色素,主要目的是賦予和改善食品色澤。食用色素的使用歷史悠久,被廣泛用于食品生產和加工。常見的色素有紅曲紅、姜黃、β-胡蘿卜素、焦糖色、檸檬黃、日落黃等。
增稠劑
增稠劑可以提高食品的黏稠度或形成凝膠,賦予食物各種形狀和軟、硬、粘等不同的口感,常用于酸奶、果凍、醬料、冰激凌、果汁、肉制品等食品和飲料中。
【提醒】
請從正規渠道
購買正規廠商的產品
市食安辦建議市民要從正規渠道購買由正規廠商生產的產品。
據悉,廈門每年都開展定期或不定期的抽檢,檢測項目中,就包含食品添加劑的使用情況,“兩超一非”,即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食品中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質,一直以來是食品安全監管部門堅決打擊的重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