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未滿兩歲就患糖尿病 母乳喂養可降低風險
? 兒童應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以防糖尿病。 記者 蘇奇 通訊員 羅超 高樹灼 廈門網-廈門晚報訊 昨日,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兒科內分泌專科舉辦“夢想在飛翔”兒童糖尿病營,共有90余名糖尿病患兒及家長報名參加。這也是全省首個兒童糖尿病患者的俱樂部。 2歲患兒吃飯前 都得伸出手臂打針 小明(化名)還不到2歲,半年前突然發病,被診斷為Ⅰ型糖尿病。因為要控制血糖,在飯前必須打完胰島素針后才可以吃飯。每次打針時,孩子怕打肚臍,于是都乖乖伸出手臂。“1歲10個月的孩子,每次吃飯都狼吞虎咽,看著真讓人覺得可憐。”第一醫院兒科內分泌專科主任醫師連群說。 小明家長說,小孩餓得慌,每到要吃飯時,他都哭鬧得很厲害,而此時測血,血糖值都蹭蹭往上躥得厲害。 過早添輔食和牛奶 或引發Ⅰ型糖尿病 連群說,Ⅰ型糖尿病發病率為5-6/10萬,遺傳易感因素、免疫、環境、飲食習慣等都是誘因。它起病急,往往與腦炎、急性胃腸炎癥狀相似,容易誤診。 嬰幼兒喂養與Ⅰ型糖尿病關系密切,過早添加輔食、牛奶(3個月內)可能引發Ⅰ型糖尿病。因為牛乳蛋白是異種蛋白,病毒的感染可能會誘發自身免疫反應,導致胰島變態細胞的損害,可能會增加Ⅰ型糖尿病患病風險。 “母乳才是對嬰兒最佳的營養選擇。家長應盡量減少牛乳蛋白的攝入,最好在6個月內進行純母乳喂養,可極大降低兒童Ⅰ型糖尿病的患病風險。”她說。 母乳喂養的好處不僅體現在寶寶身上。有研究指出,母乳喂養時間的越長,女性今后患Ⅱ型糖尿病的風險也越小。 患兒每天至少測4次血糖 未監測易出現并發癥 連群說,Ⅰ型糖尿病患兒每天至少要測血糖4次,急性期則需要測七八次。“很多孩子手指上被扎得千瘡百孔,改扎腹部、手臂、大腿或臀部。有的家長看孩子可憐,甚至有半年都沒測了,這樣一來,出現并發癥的幾率很大。” 現在,患兒可以隨身攜帶胰島素泵,把針頭埋入皮下注射,強化治療。但即使使用胰島素泵,測血糖依然容不得半點馬虎。如今雖還有動態血糖監測系統,可24小時實時監測血糖,但費用較高,尚無法普及。 相關新聞 心情“不美麗”將加重糖尿病 眾所周知,糖尿病是生活方式病,預防糖尿病要“管住嘴,邁開腿”。其實,情緒與糖尿病也有著密切關聯。糖尿病患者除接受規范治療及養成健康生活方式外,還應學會自我調節,做情緒的主人,正視自己的病情。壓抑自己或者過于暴躁都會增加誘發糖尿病的幾率。 連群說,當人處于緊張、焦慮、恐懼等應激狀態時,機體為應付外來的刺激,必須迅速做出反應。這時,肝中的糖原轉變成葡萄糖釋放在血液中,以提高血液中葡萄糖濃度。同時,胰島素分泌受到抑制,也使血糖濃度升高。作為正常人,不久后胰島素能迅速地被分泌出來,使上升的血糖恢復正常,但糖尿病患者卻很難短時間內分泌足夠的胰島素,使得糖尿病發作。反過來,血糖波動又可導致情緒改變,二者互為因果。 |
- 2013-11-12糖尿病患者不能多吃飯? 廈門名醫:患者有兩誤區
- 2013-10-06糖尿病患者出行有講究 多加注意防囧途
- 2013-10-06糖尿病患者出行有講究 多加注意防囧途
- 2013-03-18糖尿病新療法正在預實驗 受試者病程大多延緩
- 2013-02-28周六去中山醫院聽專家講防治糖尿病
- 2012-10-14蜂膠可綜合防治糖尿病
- 2012-10-03廈大教授發現糖尿病治療新方向
- 2012-01-03冬季糖尿病患者可適當進補 飲食宜"多苦少咸"